要对比幸福度,不应该和别的个体和同一时空内的不同事件
而是和不同时间的自己。
小时候想吃的小零食,现在花点钱可以买很多很多,不用再一点点的舍不得吃。对比小时候,现在是幸福的。感受不到,是因为把现在与小时候割裂。
哀伤与幸福的参考,贯穿整个人生而始终不变,这是一种高深的境界。
而在孤独感的问题中,却不必过高的同步。儿时的思维不如现在成熟,也就不能用现在的思维去代入他们,去同步他们。而要去尊重,每个不同时间段的自己,都是相对独立的意识,可以交流,可以探讨,孤独也就无从谈起。
这就可以是每一个“我”都是由无数个“我”组成,“我们”大同小异,“我们”共用同一个名字。每个“我”或许只存在短短一刹那,无穷的数量才组成了连续的“我”。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由无数个“我”组成的泛意识。
这不是我发现的逻辑,各种心灵上的问题,在古代已经有先哲发现并解释,我只不过在偶然中才理解了他们的智慧。
道理明白地写在了书里,缺的只是合适的人来读懂它。
每个读懂的人领悟的不必相同,哲学从来不需要线性思维,也不存在真正的正确答案。只要它对你是有用的,那它对你就是正确的。
看似是唯心的逻辑,如镜花水月般的美妙啊。